丝网印刷反光粉衣服印花反光粉高折射率反光粉

 
 
单价 40.00 / 公斤对比
销量 暂无
发货 广东付款后24小时内
库存 9999公斤起订1公斤
品牌 秀彩化工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17-10-13 17: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佛山市秀彩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

企业会员第1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广东
  • 上次登录 2018-05-21
  • 2330638945@qq.com
  • 86-0757-83879550
  • 曹海邓 (先生)  
详细说明

 佛山秀彩化工的反光粉用于反光织物、反光涂料、化工涂料、广告宣传材料、服饰材料、反光膜、反光布、反光标牌标识、机场跑道、鞋帽、书包、水陆空救生用品、夜间活动人员穿着等产品的必需材料。它具有回归反光的特性并由此产生较强的回归反射效应,无需外加电源,可广泛用于道路、港口、矿山,消防等领域,作为安全标志,大大地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可靠性。

佛山秀彩化工的反光粉按折射率可分为ND≥1.90ND≥1.93ND≥2.2三种,也可根据产品特殊性,提高或降低折射率,产品规格从100-500目可分级提供。按颜色可分为白色和银灰色两种。所经销的高折射率反光粉用后半表面镀铝作为后向反射器,具有极强的逆向回归反射性能,能将85%的光线直接反射回光源处,回归反射所造成的反光亮度,可使驾驶人员和带光源的夜间作业人员在夜间或视野不佳的情况不清楚地看见行人和障碍目标,确保双方安全。
一、 佛山秀彩化工反光粉使用技术方法支持:(丝印法)
     水性丝印法1
反光粉可以直接加入到反光浆中,调均匀(可以适当添加助剂增强牢度),即可印花、印刷。
水性丝印法2
反光粉可以直接加入到透明浆中,调均匀(可以适当添加助剂增强牢度),即可印花、印刷。
     油性丝印法1
反光粉可以直接加入到光油中,调均匀(可以适当添加助剂增强牢度),即可印花、印刷。
油性丝印法2
可以直接加入到油墨中,制成反光油墨,丝印或刷涂到织物或其他物品上,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添加量依反光亮度多少添加。
油性丝印法3
先底涂印花浆---面涂反光浆---烘干固化反光浆配制:根据用量多少,将反光粉称量后先用溶剂(环已酮)调成糊状,然后,加入到透明印花浆料中,调均匀使用。印刷时,印刷的胶层厚度要薄,以30微米—50微米为宜,以确保反光粉能半露在表面,产生反光效果。可以根据用途,采用粗细不等的粒径,取得各种反光效果。(粒径不等,反光效果越好)
二、佛山秀彩化工反光粉使用技术方法支持:(喷涂法)
 1、先反光底漆喷涂打底,待反光底漆干燥后,再喷反光面漆。若对水泥面施工,建议喷两层反光底漆效果更佳
2、建议使用W-71型喷枪(喷口¢1.50毫米),底漆使用喷枪压力2.0Kg/cm2左右,面漆喷枪压力3.0kg/cm2左右
3施工时喷枪和表面需要保持18cm, 喷枪角度45°,喷漆膜层要均薄,获得效果佳。对不明底材,事先要小面积试用 4. 不要在雨雾雪天等恶劣天气下施工,会影响牢度。
    三、佛山秀彩化工反光粉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清洁施工表面,表面无油污,干燥。
2、施工前必须将反光底漆和反光面漆搅拌均匀;喷漆过程中要不停搅拌,以防止反光粉沉淀。
   四、佛山秀彩化工反光粉产品特性介绍
反光粉流动性好、色度纯、透明度高、耐高温、抗氧化程度高、反光效果好可广泛用于道路、港口、矿山,消防等领域,作为安全标志,大大地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可靠性。广泛应用于丝网印刷、反光漆、反光油墨、交通标志、反光材料等各个领域。        反光材料制品采用高折射率玻璃珠后半表面镀铝作为后向反射器,具有极强的逆向回归反射性能,能将85%的光线直接反射回光源处,回归反射所造成的反光亮度,可使驾驶人员和带光源的夜间作业人员在夜间或视野不佳的情况不清楚地看见行人和障碍目标,确保双方安全。
     五、佛山秀彩化工反光粉应用产品
有反光片、反光布、反光粉、反光膜(热贴膜、工程膜)、反光熔断、反光丝、反光革等,反光制品有:反光安全服、反光商标、反光路锥套、反光织带、反光晶格带、反光手腕带、反光包边条、反光车身贴、反光激光切割(雕刻)图标、劳保服装等。应用于服装辅料、鞋、伞、帽、袋、箱、包、礼品、饰品等,以及道路工程,停车场、交通设施等等产品和场合。 
 
举报收藏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黄绿光高亮夜光粉涂料夜光粉油墨夜光粉 发光效果超好广东夜光粉环保长效夜光粉 海威夜光粉渔具夜光粉高亮夜光粉 油墨涂料红金粉红铜粉红光金粉 丝印印刷金色珠光粉超闪光涂料珠光粉 丝印油墨1000目金粉超高亮铜金粉 反光效果专用反光粉高亮丝印反光粉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诚招代理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会员服务  |  汇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2022009825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792号